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5月24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國辦發(fā)〔2018〕28號),我省部分地方因工作突出獲得激勵支持,共獲得24項督查激勵中的12項,獲得項數位居全國第三。其中,扶貧開發(fā)工作考核成績由去年的全國第6名上升至今年的第3名、獲得獎勵資金5.1億元。
據了解,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了第一次督查激勵工作,我省獲得督查激勵項數在全國各省(區(qū)、市)中名列前茅。今年4月,組織開展了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相應采取24項獎勵支持措施。我省共獲得24督查激勵中的12項,獲得項數位居全國第3,其中,省級獲得4項,合肥、宿州、滁州、宣城等4個市和肥東、當涂、霍山、東至、寧國、天長等6個縣(市)獲得8項。
從省級層面看,我省財政管理、水利建設、扶貧開發(f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突出,被國務院督查激勵。其中,財政管理、水利建設、扶貧開發(fā)工作連續(xù)2年被督查激勵。財政管理工作獲得國家獎勵資金1.1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萬元;水利建設工作獲得國家增加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000萬元;扶貧開發(fā)工作考核成績由去年的全國第6名上升至今年的第3名、獲得獎勵資金5.1億元。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今年新增獲獎項目,國家將在以工代賑資金安排上對我省予以傾斜支持。
從市級層面看,合肥市獲得3項,居全省第1位;宿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各獲得1項。從縣級層面看,寧國市獲得3項;天長市連續(xù)兩年因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被督查激勵;肥東縣、霍山縣、當涂縣、東至縣各獲得1項。
為加大正向激勵力度,我省對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的合肥等4個市和肥東等6個縣(市)新增8項獎項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運用資金獎勵,對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突出的宿州市、寧國市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對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的宣城市、天長市分別獎勵400萬元、300萬元。對推動雙創(chuàng)政策落地等方面工作突出的合肥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獎勵500萬元支持其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建設;運用土地指標獎勵,對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突出的肥東縣、當涂縣、霍山縣、東至縣、寧國市各獎勵500畝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計劃指標;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對滁州市在申報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企業(yè)債券品種創(chuàng)新試點、國家信用建設示范城市創(chuàng)建方面予以優(yōu)先支持。對合肥市申報國家技術改造、工業(yè)強基等項目資金和試點示范等方面予以優(yōu)先支持。符合條件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重大項目優(yōu)先納入“一事一議”獎補范圍。
2017年2月,參照國務院辦公廳做法,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出臺29項激勵措施,決定從2017年起,根據每年國務院和省政府大督查、日常督查情況,對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激勵支持。2017年5月,開展了第一次督查激勵,對16個設區(qū)市、48個縣(市、區(qū))進行獎勵支持。今年4月,組織開展了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15個設區(qū)市、53個縣(市、區(qū))獲得激勵支持。(記者 汪喬)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