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黨中央最近”——北京市西城區(qū)踐行“紅墻意識”紀實(上)

訪問次數(shù): 2364        作者: ahjgbzw                發(fā)布時間:2018-04-16

[字體: ]

    明媚四月,玉蘭花開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沿著天安門往西,鮮艷的紅墻與玉蘭相映生輝。這里,是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打開地圖,西城區(qū)50平方公里的轄區(qū)內,還駐有中央、國家眾多部委機關。西城人常以“中南海的鄰居”自稱,透著一份自豪,一份榮譽,一份責任:“對黨的熱愛,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對黨的忠誠,是黨員的生命底色;‘四個意識’,正是西城傳承的紅色基因。”

  黨的十九大以來,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政治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西城區(qū)把以“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為內涵的“紅墻意識”作為“四個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貫穿在干部群眾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忠誠是一種立場:始終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忠誠,是一種飽含信仰力量的品格。“絕對忠誠”是“紅墻意識”的本質屬性。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說:“對黨絕對忠誠關鍵在‘絕對’兩個字。”“絕對,就是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

  在西城區(qū)領導的辦公桌上,《崗位職責手冊》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多年來,西城區(qū)實現(xiàn)了領導班子崗位職責的量化、細化、績效化。十九大后,根據(jù)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西城區(qū)又對此進行了調整、充實、完善?!秴^(qū)委書記崗位職責手冊》里150多項內容,涵蓋了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tài)管理、安全生產、生態(tài)文明等各方面。

  “制定手冊,是為了時刻提醒大家牢記黨的宗旨,牢記職責使命。”西城區(qū)委書記盧映川介紹,手冊是動態(tài)的,根據(jù)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定期更新,“對照檢查政策和精神的落實情況。”

  為了黨的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這是戰(zhàn)爭年代的忠誠。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并不常見,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對黨絕對忠誠也有了更豐富的內涵。西城區(qū)提出,爭做首善之區(qū),首先要筑牢忠誠底色,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西城區(qū)既致力于做好精神的宣講,更注重在過程中主動踐行,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形成生動實踐。

  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與調查研究相結合,將貫徹落實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黨的十九大以來,西城區(qū)開展“三級黨代表走基層”、領導干部“九進”宣講等系列活動,建立19個基層黨建講習所,暢通民情民意,通過抓落實促實干,在實際工作中踐行“紅墻意識”,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百萬莊大街17號院1、2號樓之前經過了抗震加固施工,但145戶居民的安置款至今未下發(fā)。”在展覽路街道百萬莊東社區(qū)座談交流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時,來自三塔社區(qū)的居民代表賈英捎話給區(qū)里。

  老百姓的“表情包”就是檢驗工作的“晴雨表”。社區(qū)內的座談交流還在進行,區(qū)重大辦、區(qū)財政局等幾個相關單位已經開始行動。“也請你給大伙兒捎個話,我們已經安排工作人員處理安置款的事,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盧映川現(xiàn)場拍板。短短一個月,145戶居民的安置款全部到位,大伙兒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踐行“紅墻意識”,宣講精神與落實精神同步。推進老城保護,大力實施街區(qū)整理,全面布局生活性服務業(yè)……一系列百姓關注的身邊事,臺賬上多年的百姓期盼,正在一個個落實解決。

  忠誠是一種信念:為黨中央站好崗、放好哨

  忠誠需要用行動來表達。工作在紅墻邊,西城人骨子里就有一種“為黨中央站好崗、放好哨”的信念。

  用堅守捍衛(wèi)忠誠。中南海西側紅墻外一街之隔,一座小院24小時晝夜忙碌。他們承擔著維護中南海周邊治安秩序、處置各類突發(fā)事件和警衛(wèi)中央領導出行安全等重要任務。這就是西城公安分局府右街派出所。

  “這里是大家眼里的中國第一所,是眾人羨慕的紅墻衛(wèi)士。”府右街派出所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站崗、巡查、維護治安,“看似單調但責任重大。如果不把忠誠兩個字刻在心里,這份工作真干不下來。”

  每天三班崗,每班兩小時,碰上特殊任務時間就沒準。“有一次出任務,有位同事愣是36個小時沒挪窩。”外勤四中隊副中隊長姚孟介紹,夏天的新華門,地面溫度最高超過50攝氏度,兩小時下來能曬脫一層皮;冬天的北海大橋,北風呼嘯,有民警穿12層衣服,不到半小時就被凍木了……

  “保衛(wèi)黨中央,忠誠、擔當、奉獻,時刻堅定捍衛(wèi)核心、時刻向黨中央看齊,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外勤一中隊隊長顧剛說,“這就是我們的誓言,再辛苦,我們都愿意。”

  用巡守護衛(wèi)忠誠。說到“站崗放哨”,與府右街派出所的“正規(guī)軍”不同,在西城還有一支近10萬人的“地方部隊”。她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臂掛紅袖標,巡防在大街小巷,人們親切地稱呼她們“西城大媽”。

  “我們管的事雖小,但是管得寬,治安、消防、巡視、環(huán)保,我們都管。”一位挎著菜籃子的“大媽”邊走邊說,“終歸一條,得和諧,不能有事兒。”

  其實,“西城大媽”只是一個稱謂。他們是以一個個普通黨員為中堅,囊括西城區(qū)各類平安志愿服務團隊聯(lián)盟,其中有女也有男。被評為“最美西城大媽”的老黨員譚道亮就是一位男版“西城大媽”,他率領團隊為255個大雜院繪制了平面圖,一草一木都有跡可查,方便安全管理。

  “既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也要大力推進先進技術手段運用。”西長安街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桑硼飛介紹,在西長安街街道,民生服務、城市管理、應急處置等工作,通過新上線的“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平臺”已經可以做到24小時全天候響應。

  按照“萬無一失,一失萬無”標準,西城區(qū)通過制定實施“長安計劃”,做細做實各類應急預案,推行模塊化、分布式管理,全面提升區(qū)域安全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維護能力水平。

  忠誠是一種品質:不忘初心,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離黨中央最近。”這是西城人最愛說的一句話。這種近,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近,更是發(fā)自內心的心貼心。

  2013年2月8日,農歷除夕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城區(qū)廠橋派出所,看望在崗執(zhí)勤的民警;隨后又到西城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服務中心手帕口清潔站,向環(huán)衛(wèi)工人們祝賀新年。2016年11月15日是北京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投票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城區(qū)中南海選區(qū)懷仁堂投票站參加區(qū)人大代表的選舉……

  “雖然沒能親眼見到總書記,但一想到總書記就在我們身邊,心里就熱乎乎的,干起工作都有勁。”祁正斌是椿樹街道城建科的一名干部,根據(jù)區(qū)里背街小巷環(huán)境整治的統(tǒng)一部署,去年擔任了椿樹街道慎業(yè)里的街巷長。

  拆煤棚、更換門牌、粉刷院門、安裝報箱……這條私搭亂建嚴重、道路年久失修、便民設施缺失的百余米小巷,在他的推動下大變樣。

  “現(xiàn)在胡同口的名牌立起來了,下一步我們計劃再添置些花箱子,讓整條胡同的環(huán)境都美起來,讓更多人知道這條街巷、走進這條街巷。” 其實祁正斌心里也有著自己的盤算,“得把環(huán)境弄得漂漂亮亮的,沒準哪天總書記就來了。”

  人民領袖人民愛,人民領袖愛人民。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事業(yè)、忠誠于職守……在西城人的血液里有一種鮮明的紅色基因。這種基因的產生,離不開西城厚重的紅色文化:毛澤東曾在陶然亭公園的慈悲庵,與鄧中夏、羅章龍?zhí)接懜锩缆?;李大釗?0位革命者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英勇就義;北京黨組織早期秘密活動地點也在西城。

  豐富的紅色歷史孕育了厚重的紅色文化,形成了鮮明的紅色基因。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副巡視員劉岳說:“‘紅墻意識’是西城紅色歷史的傳承,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創(chuàng)新,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西城生動實踐結出的碩果。”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